近年来,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新型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医疗设备等市场的兴起,带动产业上游的电子元器件市场迅速成长。而亚洲特别是中国因为市场规模的竞争优势,成为了世界电子元器件的主要的生产和销售基地。行业目前呈现以下几方面的主要特征:
据Euromonitor数据,2015年中国电子元器件分销市场交易规模高达4.7万亿,同比增长12.2%,行业利润规模达到2106亿,是世界最大的电子元器件流通市场。
中国本土的集成电路及其他电子元器件分销渠道竞争激烈且结构高度分散,2016 年国内约有10 万家分销商,其中TOP10 占比不足5%。
预计中国集成电路及其他电子元器件采购市场规模2016E/17E/18E将分别同比增长27%/30.1%/34%至3/3.9/5.2 万亿元人民币。
随着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逐渐复苏以及电子元器件采购市场的不断扩大,近几年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持续蓬勃发展。2015年,全球电子元器件分销商年收入达7500万美元的公司达到了27家,比2013年增加了4家。其中,三巨头安富利(Avnet)、艾睿电子(Arrow)和大联大(WPG Holdings)稳居前三,依然是仅有的三家全年营收超过百亿美元的巨头企业。2015年度营收分别达到了274亿美元、233亿美元和162亿美元。
细观分销三巨头的成长历程,我们发现一个共同点——依靠不断进行并购整合的外延式增长模式迅速做大做强。
这是由于高度分散的下游市场格局及多元化的产品线,决定了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网格状、蜂巢式”的特点,即各家分销商所具有的上游产品线代理权及下游客户资源处于分割、稳定的状态,单家分销商难以通过竞争打破壁垒、攫取竞争对手代理产品线及客户。因此,强势企业通过并购,可以快速吸纳被收购企业的优势产品线和客户,并拓展当地市场。另外一方面,并购后端整合实现规模效应,提升对原厂的议价能力,降低系统采购成本、降低仓储物流成本,共享系统平台。
其中全球第一大元器件分销商的安富利(Avnet),就像是一只贪婪的巨兽。在近20年的时间里至少进行了60多次并购,2007年以来的并购就有46项。目前,安富利并购的公司就包括了杨氏电子、RTI控股、日本Internix、得毅、合讯科技、itX Group、科汇集团、贝尔微产品、香港中联集团、Azzurri、Premier Farnell……
其实早在分销行业过度竞争和全球IT发展速度放缓的二十一世纪初,安富利也进入微利阶段,营收及利润情况都不太理想。但在2005年以6.76亿美元的巨额吞下了竞争对手科汇集团后,安富利便打开了日本等新兴市场,重新回到上升轨道。通过一系列并购所带来的营收成长是显而易见的。在安富利动作频繁的时期,其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7%(2001年至2012年)。
作为安富利最大的竞争对手半岛·综合中国官方网站,艾睿电子(Arrow)同样也在不断进行着并购壮大的动作。最近十年(2007-2016年),艾睿电子进行了35次并购,包括物流服务供应商Converge、日本最大的元器件电商Chip OneStop、AMT电子、欧洲RDC集团以及电子元件目录零售商VericalInc.等。艾睿电子2001年至2016年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6.17%。
行业老三的台企大联大(WPG Holdings)在2008年到2015年间也进行了10次并购,陆续收购了凯悌、诠鼎、友尚、大传等多家行业排名前列的公司。2008年至2015年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0%。
由此可见,三巨头均借并购扩张来提升自身规模,营收快速成长。相比较之下,大联大通过并购得到的快速提升更为明显,这主要是由于安富利和艾睿电子本身规模已经很大了。
在中国国民经济水平稳定增长、工业现代化程度加深及居民消费水平持续升级的推动下,国内形成了庞大的电子元器件采购市场。随着移动终端、智能家电、通信设备、汽车电子、智能安防等行业领域的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中国电子元器件采购市场持续快速增长。根据易观智库的预测,2018年中国地区的集成电路采购市场规模将达到5.2万亿元,2015年至2018年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9.4%。
国内丰富的中小企业资源及较强的电子元器件采购需求使得国内本土分销商迅速崛起。但是,目前国内分销行业企业众多且规模较小,年收入突破10亿元人民币的本土分销商仅有21家。而我们之前也提到,“网格状、蜂巢式”的竞争格局使得外延式扩张成为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内企业发展壮大的主要路径,因此国内未来并购空间巨大。
由于市场起步较晚,因此跟发达国家比,整个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集中度更加分散电子公司名字大全,国内最大的电子分销商科通芯城2015年度总收入仅94.53亿港元,与三巨头的差距明显。近两年,本土分销商出现密集资本运作,如深圳华强收购湘海电子、深圳捷扬;力源信息完成收购鼎芯无限和飞腾电子,鲸吞帕太集团;英唐智控收购深圳华商龙;中电港引入大联大资源。鉴于国内集成电路市场之大和电子分销商体量较小,本土分销巨头们逐渐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展开收购以扩大自身规模。
此外,半导体巨头的并购潮也导致下游分销商的洗牌,本土中小代理商因而有机会与国际巨头同台博弈。2015年IC行业半导体行业全球并购额超过了1,300亿美元。而2016年,这一热潮不但没有减退,反而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仅仅前三个季度,全球半导体行业并购额就超过了1,200亿美元。并购也将会推动了下游的分销商、供应链等各个环节的洗牌和兼并。如高通收购恩智浦后,科通集团、润欣科技、增你强、易达、有万等被洗牌出局。博通和安华高合并后,安富利,艾睿,益登、亚讯、文晔、大传等也相继出局。半导体行业的快速洗牌将给快速发展,给扎根中国市场的中小代理商以机会,未来有望诞生如安富利,艾睿和大联大一样的巨头。
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规模驱动的行业特点和受人员、资金、地域等资源限制,传统分销商遵循“28”原则,集中精力聚焦上下游大客户,中小型长尾客户受到忽视。依据易观国际数据,在全国约300万家电子制造商(电子元器件下游买方)中,仅约3000家大型蓝筹制造商可获得品牌原厂商或大型分销商服务,大量长尾客户需要依靠多层级的小型分销商、零售商等获得所需元器件,产品价格、种类、品质、数量均难以得到长期稳定的有效供应;另一方面,上游原厂公司中,同样存在大量小微型制造商难以获得分销商有效服务。据Euromonitor数据,2016年,中国拥有小型(员工数49人以下)元器件制造商约13.6万家,占总元器件制造商数量88%,年产值达1279亿元。
相比传统线下分销商,线)对于下游客户来说,可以在PC及移动端随时随地比较和挑选产品,且可供挑选的产品种类和数量远超单一供应商;2)对于原厂供货商或分销商来说,消除物理限制,展示足够多的型号和产品,节约多级代理下的渠道成本。同时可以更为紧密跟踪下游客户线上浏览及采购情况,快速反馈乃至预测产品供求变化。
当前时点,B2B 电商在电子采购领域的渗透率迅速提升。2012 年进行线 万家电子百强企业,目前已大幅增加到约30 万家,IC 线%水平。中小型电子制造企业逐渐被市场教育,逐步接受线上采购模式。且从当前渗透的企业数目来看,相比于近300万的电子制造商,渗透比例较低,空间巨大。
目前国内电子元器件B2B电商主要以信息展示型垂直平台为主,交易型B2B电商平台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