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工厂前十名●四川这10个小镇,凭什么上榜全国五百强?●从3到10半岛·体育BDSPORTS,这一年来四川做对了什么?●镇域经济能否打破四川不均衡不协调发展的现状?●四川距离“千亿镇”,还有多远?
去年由涪城区青义镇、涪城区永兴镇、东坡区修文镇组成的“金三”队伍持续壮大,今年涌入七个新面孔,四川最强“镇”营,正在为西部崛起注入新动能。
虽然就拥有2000多个建制镇的大省而言,仅0.5%的小镇上榜,实在算不上成绩斐然。但在一年时间内从3镇入围到10镇上榜,四川也在以自身行动,向全国展示“中西部第一大省”的实力。
那么,四川“十强”镇,是如何从全川2016个建制镇(截至2022年)、全国超过20000个镇域对手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范本?
近50万平方公里土地,为三蜀大地带来了丰富多样的物质资源,但也将川蜀地区的发展拉开了天壤之别。
“强省会”成都为全川6.01万亿生产总值做出了1/3左右的贡献,如此局面已持续多年,这既是经济发展不均衡不协调的体现,更是为城乡差距敲响了“警钟”。
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从2012年的53.10%提升至2023年的66.16%,成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更是突破80%大关,远超全国平均值。但这背后,是四川全省仍在朝着60%的“及格线”奋进的现状,是巴中、广元等川东北城市尚在50%的“分水岭”下拼命“攀登”的现实。
2022年,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四川省“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当中明确提出“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动城乡融合发展”;2024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今年将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双流区黄水镇是“十强”的新面孔,其空港经济的发展,吸引了空客、菜鸟、顺丰等航空、物流头部企业相继入驻。而空港经济的背后,是这个航空小镇用农耕农具唤醒的乡村情结,更是这个在牧马山余脉环绕下的小城,用缤纷花田为城乡融合铺展的七彩“花路”。
近年来,黄水镇充分挖掘和利用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为城乡融合打出了“黄水模式”。一方面,黄水镇依托广都博物馆、空港花田等文旅项目,布局打造瞿上田园、商瞿里、文武林盘聚落等“农业+”消费新场景,点面成片助推农商文旅融合;另一方面,黄水镇致力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聚焦二荆条辣椒、牧马山脆桃、牧马山香梨等本地特色农产品,打造从农产品生产,到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全产业链条,成功实现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转变。
如今,全省领先、全区首个空港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已建成并投用,粮油现代农业园区获评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臻爱田园项目上榜四川省行动先进典型项目。2023年黄水镇地区生产总值达102.1亿元,为双流区贡献了接近9个百分点的GDP。
2023年,花荄镇及周边种植柑橘的土地已有2万亩,核心区九合村柑橘产值更是达到2亿余元,带动村民人均增收8000余元。
近年来,花荄镇党委政府创新整合设立现代都市核心、花城果乡乡村振兴统筹发展、红花源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精品4个片区“大党委”,带动盘活区域优势资源,促进党建与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相融互动,从而激发产业发展新活力,激活乡村振兴发展新潜能。
2023年,全镇共启动了100余个项目建设,其中包括农文旅及配套项目30余个,全镇旅游收入超38亿元,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超330万元,同比增长88%!
镇域经济发展是以县域为重要切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一步,黄水镇与花荄镇的上榜,进一步证实了城乡合力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性,这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核心,更是推动全川现代化进程、打破区域发展不均衡格局的关键。
与陕西、内蒙古的资源驱动型不同的是,四川的镇域“十强”多为工业强镇。比如,老工业底色浓重的江油市三合镇。
与江油市工业发展一脉相承,近年来,三合镇以传统工业为底,以创新科研为核,紧紧围绕“2+1”产业定位,充分发挥热电联产循环经济带动作用,引入特冶新材、装备制造、先进结构件等高质量项目,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巩固特冶新材、机械制造产业主导地位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性能复合材料、关键电子材料、绿色节能材料等重点产业,为本土传统工业厚植创新型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23年,三合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5家,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21亿元、地区生产总值175亿元,占江油全市GDP四分之一的比重!
如果说三合镇是传统工业创新型发展的代表,那以“四川最强”青义镇为核心的“涪城二镇”,则是以新质生产力为新型工业化“双轮驱动”的典范。
在绵阳将“科技立市”作为“五市战略”之首、涪城区启动“科教强区”战略的背景下,坐拥西南科技大学这一核心科研资源的青义镇,自然将科技创新列为发展之要。
一方面,青义镇依托涪城“科创大走廊”,在灯塔社区的西科数字经济创新中心里,吸引了西南科大院士工作站等6个科创平台相继入驻,涵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卫星遥感等数字经济核心领域,为科研成果转化做好承接。
另一方面,青义镇打破传统产业布局,打造“4+2”科创产业体系①,创新“抱团发展+营商服务+专家咨询”三位一体融合平台模式,以科技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创新激发本土高质量发展活力。
如今,聚焦AI数字人产业的硅基智能,正在涪城北部的小镇上加速全球数字人市场拓展;四川首颗SAR卫星“涪城一号”,也为“西部硅谷”打开了“箭、星、器、数”空天产业链的入口;核保锐翔更是聚焦特殊环境,为核技术应用的可靠与安全提供了保障
目前,由青义镇延伸而出的涪城“科创大走廊”,已拥有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8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企业技术研究中心6个、科研载体15个,汇聚永贵科技、天仪卫星、科大讯飞等大批全国创新龙头。青义的科创潜力,正在不断释放。
除了“四川最强”青义镇,两届“选手”涪城永兴镇、东坡修文镇,分别以新型显示及、智能终端、磁性材料等智能产业,以及新能源等优势产业再度上榜,而新入围的射洪市大榆镇、游仙区小枧镇等,同样在锂电新能源、航空科技领域有着相当喜人的成绩。
五月中旬,四川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公报上再次提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依然是最大的省情实际”。
自“强省会”战略提出后,成都“一城独大”已成为困扰四川多年的问题,一城带动全省显然不切实际,因而诞生了“五区共兴”战略。
纵观本次四川十强“镇”容,无一例外,均分布于以成都为核心的“成都平原经济区”:“四川第二城”绵阳以6镇上榜独占鳌头;遂宁紧追其后,以“百强县”射洪下属两镇,荣登“榜眼”之位;而成都与眉山,则各占一席,另外四区,无一上榜。“四川十强”,更似“成都十强”。
➤一、成都平原镇域“开花”,以中部之崛起辐射四区之经济,逐步打破不平衡不充分的省内发展现状。
➤二、“强省会”战略镇域“重演”,以绝对发展优势打造引领全国镇域发展的范本,最直接的方式,便是建设“千亿镇”。
我国现有五大“千亿镇”,抛开以独特优势资源占据行业绝对主导权的茅台镇,以及早已具备完整汽车产业链条、在制造业产业规模上遥遥领先于其他建制镇的“第一千亿镇”狮山镇,另外三镇无一例外,都是在新兴产业的崛起之下,实现了经济的逆袭。如玉山镇的电子信息产业,北滘镇的白色家电全产业链和小家电产品集群,以及“新进千亿镇”杨舍镇的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化合物半导体等现代化产业。而四川的十强镇中,具备科研创新特色的镇域,不在少数。
“最强”青义镇、永兴镇的创新实力有目共睹,新能源的时代也为修文镇、大榆镇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创新基因与产业市场兼备,四川十镇与高度开放、靠江沿海的江苏、广东相比,只差一道对外开放的“东风”。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成渝地区“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的战略定位,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四川镇域的“智造”力量也将走出国门,面向全球市场,“千亿镇”的实现,只是时间的问题。
无论是镇域经济由点及面引领中部崛起,快速实现全川均衡发展,还是以绝对发展优势打造“千亿镇”范本,毋庸置疑的是,镇域将成为实现“五区共兴”的重要抓手,是打造中西部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根本力量。
燎原之火,可以共兴。十强镇的崛起,为四川的镇域发展乃至全省共兴指明了前行的方向。这些小小的城镇,将以创新之势,成为推动全川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为双城经济圈乃至中西部地区注入发展动力,源源不断,生生不息。
注:①无人机、机器人、传感器、连接器四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人工智能、空天产业两个未来产业。
关于成都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四川省“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发改城镇〔2022〕6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