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工业联合会 (CII)提交给印度政府的一份报告中显示,为了完成印度实现5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3万亿)的电子制造业产值目标,建议印度政府为选定的零部件和子组件提供 6-8% 的财政支持,财政支持将延长6至8年,以确保有足够的时间扩大规模和提高附加值。
同时在SPECS 2.0(电子元器件及半导体制造的推动计划)能推出25%至40%的现金补贴支持,包括棕地和绿地类别的潜在投资者,新政策应采用梯度方式,支持补贴金额越高越好。
对于影响手机、电脑等关键消费电子产品产能规模放量的相机模块、显示器模块、机械部件等重点组件和部件的进口关税,需要尽快与主要竞争经济体保持一致,降至5%以下,以确保产品制造商具有竞争力。
印度此前疫情期间,为了提升印度国内电子制造业的竞争力,曾把上述电子零组件的关税上调到11%后,再次上调到13.5%,并且还经常有莫名其妙的惩罚性关税。而这些零组件的进口国则集中在越南、韩国和中国。
在印度本土生产上述零组件的厂商也主要为韩国三星供应链企业、中国国品牌手机供应链企业。不过由于印度单方面对中国采取了限制投资与人员交往措施,近年来在印度的中资企业开展业务较为艰难。
特别被印度视为终将成为中国竞争对手的手机、电脑制造领域半岛体育官方网站,不但限制中国国产品牌手机在印度开展业务,强制1000元人民币以下的型号手机交由印度制造企业生产,不得回收印度市场产生的投资利润甚至投资成本,要求出售控制权给印度企业至少51%以上,聘请印度籍高管管理企业等。
同时还对手机制造产业链的中资企业进行严格的税务回溯倒追,并处以冻结没收资金与资产等惩罚,同时限制中资企业中方管理人员入境,造成印度员工实际控制企业管理与运营的事实情况等。
在一系列的打击之下,印度手机制造产业链的中资企业在印制造业务大幅度收缩,印度不得不加大了从中国、越南、韩国高价进口手机零部件产品。
加上印度本身的投资环境不佳,如果按现在印度中资企业在印度的运营成本来核算,在印度加工生产这些零组件产品,反而比通过高关税进口中国、越南、韩国的产品,成本更高。
因此除了印度打击中资企业造成的投资惨状,造成了全球手机供应链企业迟迟不敢进印度投资外,投资印度的成本过高,获利率较低,也是全球手机供应链企业不敢加码印度制造的主要原因。
目前印度的电子制造业产值规模约为1000亿美元(约合0.727万亿人民币)左右,要实现增长5倍达到5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3万亿)规模,对上游供应链的配套需求十分巨大。
印度2023年GDP约3.49万亿美元,电子产品产值约1020亿美元,电子元件和组件的市场需约求为455亿美元。印度希望2030年电子元件和组件的2400亿美元(约1.74亿人民币)需求量,能在印度自己本土实现配套。
而中国2023年运营一条LCD产线的面板厂华映光电的产值约14.6亿人民币;OLED面板厂和辉光电的产能约30亿人民币;中小尺寸面板及模组企业深天马的产值约323亿人民币;CNC金属精密加工企业长盈精密的产值约137亿人民币;摄像头芯片格科微的产值约为47亿人民币;摄像头模组企业丘钛科技的产值约125亿人民币。
印度要实现2030年电子元件和组件的2400亿美元(约1.74亿人民币)的本土制造,不管是投资资本,还是供应链建设,都是一个十分巨大的工程。
目前印度的电子制造业与中国高度重合,并且集中在中低端领域。由于近年来日资、韩资、台资企业把大部分相关的上游零组件制造产能,转卖给了中国的上市公司,退出了这块市场,造成了目前中国控制了绝大部分的产能供给。
近期印度正在尽力促成苹果、三星等企业在印度加大制造产能规模,然后一番调研下来发现,由于两家企业的中低端产品供应链多数由中国企业控制,离开了中资企业,基本上无法实现印度制造。
针对这种局面,全球的电子产品终端品牌企业和印度本土制造业企业,都开始反思限制中国企业投资印度的利害关系,从原来的极力打压,开始转变为有限放宽,连多年没有动静的中国人员赴印签证,也开始松动,特别是与苹果供应链相关的企业,已经有部分技术人员可以重新进入印度进行技术性的岗位工作,或在印度进行相关的技术与培训服务。
不过印度从政府到民间,仍然希望通过有针对性的政策,重新吸引韩资、台资企业进入印度本土,投资中低端的LCD显示面板与模组厂、相机CIS芯片与模组厂、金属机壳CNC加工厂,以及如PCBA\FPC、模切加工厂等等。
据了解,经过长达十年的产能转移与技术升级改造,与中低端LCD显示面板与模组厂、相机CIS芯片与模组厂、金属机壳CNC加工等产能的生态链资源,大部分都在中国的企业手上,包括材料、自动化设备、量产工艺包、检测设备与标准等。
即便是一些日资、韩资、台资企业自己也声称,在当前的情况下,要快速低成本的扩张这些产能,离开了中国的产品与服务,几乎不太可能做到。如果要离开中国另起炉灶,那么印度得付出成倍的投资成本支出,以及成倍时间的耐心等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印度虽然一定程度上对中国放低了姿态,但在多次伤害之后,要如何获得中资企业的信任,或者借道日资、韩资、台资企业从中国取得相关的资源来实现即定目标,对印度社会的智慧来讲,是个很大的考验。中国最大工厂前十名泸州十大电子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