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项目之电子工业半岛bob·官方网站部分
栏目: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4-09-01
 1905年7月,北洋大臣袁世凯在天津开办了无线电训练班,购置马可尼无线电机,在南苑、保定、天津等处行营及部分军舰上装用,用无线电进行相互联系,开启了中国无线电通信的时代。  空三极管的发明,让无线电的通信距离和通信质量都得到大幅度改善,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军队通信中,在中国也被当时的各路军阀所运用,在1927年的北伐战争中,无线电成为了当时各路军队的一大通信手段。  在中原大战中取得胜利的蒋介石

  1905年7月,北洋大臣袁世凯在天津开办了无线电训练班,购置马可尼无线电机,在南苑、保定、天津等处行营及部分军舰上装用,用无线电进行相互联系,开启了中国无线电通信的时代。

  空三极管的发明,让无线电的通信距离和通信质量都得到大幅度改善,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军队通信中,在中国也被当时的各路军阀所运用,在1927年的北伐战争中,无线电成为了当时各路军队的一大通信手段。

  在中原大战中取得胜利的蒋介石政权,对无线电通信这一新技术也给予了一定的重视,1930年,杭州学校成立,组建了无线电培训班,但第一届无线电培训班并没有实质性的接受无线年,无线电培训班驻上海办事处成立,从这个时候开始培训真正的无线电通讯人才,然而由于我党情报人员对无线年,军统负责人戴笠又令手下魏大铭负责在上海成立新的无线电培训班培养无线电通信人才。

  与此同时,中国的无线电事业先驱之一李范一在交通大学里创建小型的无线电收发机制造厂,随后迁往南京,不过当时制作无线电收发机所用到的电子管都是进口国外的。

  到了1936年5月,单宗肃用进口的国外材料组装成功了了我国第一根电子管-30 型直热式放大管,又成功组装了210小型发射管、211中型发射管。

  1936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在珠江路成立了中央电工器材厂,其中二厂就负责生产电子管,1937年11月由南京迁往湖南湘潭,1938年10月又由湘潭迁往桂林。在此期间,二厂成功组装1A7、1H5、1F4、204A、3CA3等不同型号的电子管。

  与此同时,1936年时期资源委员会与湖南省电器修造厂、南京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三方共同成立中央无线电器材厂(日后的南京熊猫电子厂)。

  1940年厂名更改为中央无线年工厂又更名为中央无线电器材厂。中央无线电器材厂在抗战期间共生产收音机1534台。发报机2336台、发线年,中央无线电器材厂改名为南京无线电厂。

  中国工农红军在成立之初,条件极其简陋,一直到1931年才靠缴获敌物资才拥有了第一台电台,而且由于损坏只能接受无线电不能发送无线电,虽然条件极其有限但在毛等为首的高层重视下,红军的无线电通信事业仍然有所发展,并且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937年全面战争爆发后,由于红军改变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开往各地,对通信器材需要大增,仅有的34部通信电台已经无法满足需要,而国府又对边区进行严格管控禁止运输电子器材进入延安,为此,1938年,军委三局在延安成立了延安通信材料厂。

  建厂初期,全厂加起来不到30人,主要设备仅有小型车床、刨床、钻床、砂轮各一台,没有图纸、没有精密的加工设备,缺少技术资料,没有材料就用打下的敌机铝皮外壳制造,经过艰苦勤奋的工作,延安通信材料厂不但相继制造出可变电容器、可变电阻、电键、波段开关等多种元器件。

  到抗日战争中后期,延安通信材料厂和各根据地的通信工厂已能制造、装配1000瓦以下多种功率的多级发信机,3灯4灯和质量较好的超外差式收信机,50门以下多种规格的磁石电话交换机,同时还改装了广播发射机,试制了小型报话机。

  国营738厂(北京有线电厂)是国家“一五”计划期间 156项重点工程之一,1957年建成投产,以电话交换机、计算机为主产品线厂原址建筑“五角大 楼”及园区现貌。

  从战争走过来的新中国,在考虑工业发展上有着独特的视角,就是极度重视国防和军事。1951年,总参谋部通讯部部长兼电信工业局局长王诤(后任四机部即电子工业部部长)就向周恩来总理写了报告,建议中国建设无线电元件厂和电子管厂。同年10月29日,周总理批准项目筹建,并列入苏联援建的141项(后补充15项成为156项)。

  到1953年末,苏联提供的项目设计文件全部到京,1954年初被译成中文,同年4月由主管国防工业的第二机械工业部(二机部)批准执行。

  在“一五”期间,全国电子工业总投资额为5.5亿元,而在北京新建的3个电子骨干厂就用了2.6亿元,其中北京电子管厂获得1.0282亿元的投资,约占当时电子工业总投资的五分之一(《当代中国的电子工业》,第416页)。

  1956年10月15日,北京电子管厂举行开工典礼,出席的包括:李富春、聂荣臻(元帅)、陈赓(大将)、谭政(大将)、肖华(上将)、赖若愚、胡克实、张劲夫、王诤(中将)、万里、段君毅、赵尔陆、蒋南翔、邓拓等。

  经过50多年艰苦创业,励精图治,长岭从生产出我国第一部无线电高度表,发展到目前的六大系列雷达电子装备,从事民用电子产品、民用电子产品。 公司先后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通过了IS010012计量体系认证,通过了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通过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的一级计量单位认证,公司先后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

  陕西黄河集团占地面积8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现有在册职工6800人,离退休职工3830人,其中,在职科研人员800余名(中高级职称465人,享受政府津贴及省市级以上专家18人,分布在微波与电磁场、通讯工程、电子工程及应用电子、仪器仪表、计算机应用、工业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热处理、表面处理、铸造半岛官方网站、电装等涉及雷达研制生产的各个专业,并在相关专业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科技成果,共获得国家级奖励14项,部级奖励43项,省级奖励40项)。

  陕西黄河集团(黄河厂)自建成投产以来,一直致力于军事电子装备的开发研制与生产,先后经历了仿制、改型和自我研制开发等几个阶段,是我事装备的重要研制和生产基地。五十多年来,企业先后为我国空军、陆军、装甲兵提供了总计40余种2800余部(套)的装备。2011年,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18.1亿元,销售收入20.3亿元。

  公司现有员工1200余人,其中高中级技术团队358人,10条现代化连接器生产线条),拥有各类检测和加工设备2800余台套,年生产能力突破3000万只,90%以上产品采用MIL、IEC、DIN等国际先进标准和GB、GJB、SJ等国内标准,已向国内外市场提供射频同轴连接器、射频电缆组件、低频圆形连接器、矩形连接器、微矩形连接器、D-SUB连接器、线簧插孔连接器、印制电路连接器、高低频混装连接器及电缆组件、光纤连接器、耐环境专用连接器等10大类,600多个系列,11000多种规格电连接器。

  国家“一五”期间重点投资建设156项重点工程之一的成都宏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原国营第715厂),是以研制生产新型电子元器件为主业的大型综合性企业。公司连续十八年被评为全国电子元器件百强企业。公司于2000年成功实现转制,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投资7000余万元,分别在国家级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成都蛟龙工业港建设了两个生产基地。

  ;有机薄膜、云母电容器、正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2个分公司,1个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1个国家级计量检测站,拥有6个控股、参股公司。

  公司以市场为导向,追求技术领先、品质卓越。先后从美国、日本、瑞士、等国家和地区引进了高品质合成碳膜电位器生产线、瓷介圆片电容器生产线、军用金属化有机薄膜生产线、PTC消磁热敏电阻器生产线以及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全套生产线技术和部分关键设备、电子瓷料生产关键设备、精密模具制造和零件制造设备,并进行了消化吸收、开发创新。

  719厂原名成都无线电厂,后更名为国营新兴仪器厂。2003年工厂破产重组为成都航天通信有限公司。这个工厂是苏联援建的无线电通讯设备项目,最初主要是生产为飞机配套的导航通讯系列产品,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导航通讯工厂。1954年开始筹建,1955年在今二环路东二段北侧田野上破土动工,1956年建成并试生产,1958年6月18日正式生产军品。苏联派出了以戈尔什果为组长的32名专家组到厂工作。1959年,工厂接受研制地空导弹红旗二号弹上和地面测试的配套产品任务,为人民解放军装备的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7年,国营锦江电机厂完成了从工厂制到公司制的转变,成立成都锦江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成为一个产权明晰、自主经营、政企分开、具有科学的经营体制、管理制度的大型现代企业。

  锦江电器已从简单仿制苏式雷达发展到自行开发生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的军、民用多品种、多型号的雷达。从单一军工生产企业发展为具备雷达、电子、机电等产品科研、制造与加工能力的机电结合、军民兼容、创新型、外向型的高科技企业,拥有独立外贸权,研制和生产的各型地面雷达已是我国国防、航空、气象等多领域的主要装备。

  为了配合成都市东郊老工业基地外迁,2017年9月8日开始原国营锦江电机厂老厂区由二仙桥搬迁至新都区龙虎元兴路968号。新厂区占地380亩。

  工厂始建于1954年,四十多年来工厂规模不断扩大,工厂现有四个研究所,分别从事军品和民品的设计开发及生产工艺研究。现有生产分厂23个,具有铸、板金加工、注塑、精密机械加工、工模具制造、电镀、印制板制造及机械、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等工艺手段。

  在1991年1月18日通过了原纺织部的项目验收,并被批准为终选中标单位和定点生产厂家。同时为用户提供自动络筒机零配件及自动络筒机改装和维修服务。工厂还有设备齐全的医院和具有一定规模的职工大学、技校、中学、小学、幼儿园、以及服务职工生活福利事业的第三产业。全厂现有职工650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759人,高级职称人员171人,中级职称人员855人。中国前十电子厂中国最大的电子厂